《望洞庭》教学设计板书
教学目标
知识与技能:通过学习《望洞庭》,了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,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技巧。
过程与方法:通过朗读、背诵、赏析等方法,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、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,培养学生热爱生活、热爱自然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
理解诗歌内容,体会诗人情感。
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,提高文学鉴赏能力。
教学难点
理解诗歌中的意象,体会诗人的情感。
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,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。
教学过程
导入新课
(1)播放洞庭湖美景图片,引导学生欣赏。
(2)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。
自主学习
(1)学生朗读诗歌,感受诗歌的韵律美。
(2)学生分组讨论,理解诗歌内容。
合作探究
(1)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,如“洞庭”、“君山”、“银盘”、“青螺”等。
(2)教师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等。
情感体验
(1)学生朗读诗歌,体会诗人的情感。
(2)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,交流心得。
总结与拓展
(1)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。
(2)布置课后作业,让学生背诵诗歌,并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板书设计
《望洞庭》
唐代:刘禹锡
洞庭湖上水天一色,君山苍翠入云中。
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
【板书特点】
突出诗歌主题,简洁明了。
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,增强视觉效果。
突出诗歌中的意象,帮助学生理解。
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表现手法,提高文学素养。